400-880-8370
  1. 首页
  2. 课程
    1. 课程优势
    2. 双优课程
    3. 家长分享
  3. 知识
    1. 家长问答
    2. 能力测评
  4. 门店
  5. 公益
  6. 下载
  7. 注册/登录
下载App
葡萄心Logo

儿童成长热线

400-880-8370

葡萄心App下载
孩子的语言需要教吗

孩子的语言需要教吗

对于孩子的语言,我们每一位家长都非常关注。为什么孩子的语言作为我们衡量孩子能力的标准之一?这里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情况,一种是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导致孩子无法表达,如聋哑人。但是很自然的,孩子会通过其他多样的方式来表达。一种是孩子思维上的节奏导致孩子无法表达语言。

成年人在特殊的场景也能够体会到思维和语言的关系,如当我们需要脱稿主持一次节目的时候。在我们表达之前一定会想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。这就是语言表达的前奏——思维。

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,会发现孩子也会有这样一个阶段,即孩子的表达,我们感觉有时候是真的,有时候又是假的,对应不上。如孩子在表达了要“拉粑粑”之后,我们准备好了便盆,而小家伙却又转移了表达“尿尿”。那到底哪个是真的呢?这是孩子在语言建立之后,调取产生对应性的一个过程。第一次表达是孩子出于习惯,而思维慢半拍。这个点如果泛化到成年人,就是在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突然旁边有个人问了我们一个其他的问题。此时,我们可能会先答应着,然后突然缓过神儿来,发现出现了错误,然后及时进行改正。

在孩子寻找对应的过程中,还需要几个因素做支撑。如孩子语言信息的储备量,这是需要我们一直要做的,为孩子的提取提供资源。在我们通过旁白给到孩子的时候,需要注意语言的对应性和规则。如小家伙在说话的过程中,很可能是感受到了某一种情境,但是和当下的状态是没有对应性的,此时如果我们也跟随或者认可了孩子的表达,时间长了,很可能会出现孩子自言自语的状态哦。

另外,在孩子语言表达的过程中,还需要以主动性为基础。如果没有表达的主动性,还需要我们捕捉到孩子在意的点,激发孩子的在意度,这是被动的主动性。通过这样的引导,孩子内心的主动就会从我们激发到自觉跟随、消化吸收。在孩子这样调取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给到对应的机会。

通过上面说到的知识点和例子,大家有没有发现,孩子的语言并不是教出来的,适当的引导和对应才是孩子说话的关键。过多的累赘的语言反而会让孩子丧失语言的主动性和对应性。

找到相关文章 206 篇

热门推荐

  1. 课程优势
  2. 双优课程
  3. 家长分享
  4. 家长问答
  5. 能力测评
  6. 门店
  7. 公益
  8. App下载

欢迎登陆

获取登录码

未注册葡萄心账号的手机号,登录时将自动注册

首页菜单